近年来,玉米秸秆还田作为一种培肥地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逐渐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然而,若配套技术不到位,玉米还田也可能对下茬小麦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
受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强度大、降雨范围广等因素影响,玉米南方锈病已在黄淮海夏玉米区见病540多万亩,部分地区病田率超过50%,黄淮海地区,基本上都是玉米收获后开始播种冬小麦。近年来,随着秸秆还田的应用,很多种植户都有着这种的困惑,锈病严重的玉米秸秆还田会不会加大下茬小麦发生锈病的几率?
今天农掌郎小编将和您一起讨论一下,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首先,得了解小麦锈病和玉米锈病有啥区别和联系。
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锈病一般只侵染小麦,秆锈病既危害小麦,也危害玉米。也就是说,玉米锈病菌也可导致小麦秆锈病的发生,但是机率很小。
一般情况下,小麦发生锈病常见的有两个阶段,***个阶段在播后1个月左右,第二个阶段在次年的5月份,主要集中在5月上、中旬。并且小麦播种后,下雨的天数和降雨量造成的湿度对小麦锈病发病程度有很大关系。
所以,在小麦播后1个月,当降雨次数多,降雨量超过常年水平,加上温度适宜,小麦锈病就有可能出现中度或偏重发生。而夏季和冬季则因温度不适而不会发生小麦锈病。
从综合因素来说,发生严重锈病的玉米秸秆还田之后,病菌在土壤中的数量会增加,但是并不会加大小麦锈病的发生,只要我们做好小麦锈病的预防工作,对麦种进行药剂拌种,并注意做好一喷三防工作,就可以很好的防治锈病。
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款农作物病虫害识别的免费软件农掌郎,它是由北京掌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识别农作物病虫害的小程序,无需下载,使用方便。农掌郎,意为“农民拿在手里给农作物看病的郎中”。目前已涵盖大田、蔬菜、瓜果作物、粮油作物、果树、药材、花卉及经济作物等11大类科属,涵盖260多种作物,其中病害(含生理性病害与药害)、虫害、草害上万种,识别准确率高达90%,全国用户近10万。
Copyright©2024-2025 掌郎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RRZCMS 备案号:京ICP备17039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