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农掌郎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大蒜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病害篇附图谱】

发布时间:2024-08-28 16:36 浏览次数:

       近年来,大蒜种植越来越广泛,部分地区又是多年重茬种植,病虫害的发生也是越来越重。

       今天农掌郎小编就带您一起认识一下大蒜常见病虫害,如果你遇到不认识的植物病虫害,使用植物病虫害识别软件农掌郎,目前已涵盖大田、蔬菜、瓜果作物、粮油作物、果树、药材、花卉及经济作物等11大类科属,涵盖260多种作物,其中病害(含生理性病害与药害)、虫害、草害上万种,识别准确率高达90%,全国用户近10万。如果你遇到不认识的病虫害,那就赶快拿手机试试农掌郎吧。

一、大蒜常见病害

  主要病害有大蒜叶枯病、细菌性软腐病、大蒜菌核病、疫霉根腐病、疫病等。

1、叶枯病

(1)为害特征

  叶枯病主要为害蒜叶,发病开始于叶尖或叶的其他部位。初呈花白色小圆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上部长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全部枯死,在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粒。为害严重时全株不抽薹。

(2)病害特征

  大蒜叶枯病的发生与田间温湿度呈正相关,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发病越重。

  多年重茬种植,大蒜长势弱的地块发生重。

  氮肥施用过多,底肥不足,发病重。

  种植密度大,田间通风不良,发病重。

(3)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选用苯醚甲环唑、苯甲溴菌腈、戊唑醇等治疗性杀菌剂,同时配合代森联、吡唑醚菌酯等保护性药剂一起使用,治病的同时防病。

2、细菌性软腐病

(1)为害特征

大蒜染病后,先从叶缘或中脉发病,沿叶缘或中脉形成黄白色条斑,可贯串整个叶片。湿度大时,病部呈黄褐色软腐状。一般脚叶先发病,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致全株枯黄或死亡。

(2)病害特征

播种较早,大水漫灌或生长过旺的田块发病重。

(3)防治方法

发病时可用恶霉灵、络氨铜、枯草芽孢杆菌等喷淋防治。

3、大蒜菌核病

(1)为害特征

  发病部位在膜下大蒜假茎基部,初期病斑水渍状,以后变暗成灰白色,溃疡腐烂,腐烂部位发出强烈的蒜臭味。大蒜叶鞘腐烂后上部叶片表现萎蔫,并逐渐黄化枯死,蒜根须、根盘腐烂散瓣。

(2)病害特征

  连年重茬种植的老蒜区,病原菌基数大发生重。

  播种偏早,秋冬季气温高年份,冬前即可发病。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靠近河道下潮地块发生重。

(3)防治方法

发病后可使用霉腐利、异菌脲、嘧菌环胺、啶酰菌胺等药剂喷淋防治。

4、疫霉根腐病

(1)为害特征

  该病菌主要为害大蒜根和鳞茎,发病初期根呈水渍状逐渐变褐腐烂,剖开鳞茎后,靠近根盘的鳞茎变褐色;染病植株叶片从底部开始向上逐渐变黄,干枯死亡,植株明显矮化,蒜薹细短或不抽薹,严重病株不能形成产量或整株死亡。

(2)病害特征

  播种期温度偏低,田间湿度大的年份发生重。

  早春气温变化大,浇水过早的地块发生重。

  大水漫灌,淹水时间长的地块发生重。

(3)防治方法

  发病后可用络氨铜、枯草芽孢杆菌、恶霉灵等喷淋茎基部防治。

5、疫病

(1)为害特征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初在叶片中部或叶尖上生苍白色至浅黄色水浸状斑,边缘浅绿色,病斑扩展快,不久半个或整个叶片萎垂,湿度大时病斑腐烂,其上产生稀疏灰白色霉,即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花茎染病亦呈水渍状腐烂,致全株枯死。

(2)病害特征

  降雨量大、雾天次数多,温度偏高时发病重。

  播期过晚的地块发病重。

  施氮肥过早过重的易发病;肥水条件差的田快发病重。

  过度密植,造成通风不良,田间湿度大的发病重。

(3)防治方法

 及时选用甲霜灵锰锌、霜脲锰锌、烯酰吗啉等药剂喷施防治,同时注意加强水肥管理。

      大蒜,这一自然馈赠的宝库,蕴含了诸如大蒜素与硫化物等丰富的活性精华,其效用广泛而深远,不仅展现出卓越的抗菌抗病毒能力,还兼具抗氧化与调节血脂等多重健康益处。适量食用大蒜,堪称提升免疫力、维护心血管安全、并潜在减少癌症威胁的睿智选择,其蕴含的丰富保健价值,下一期农掌郎小编在带您一起认识一下大蒜常见的虫害怎么样?